近年来,迫于化石能源减少的压力,新能源车辆快速涌现,能源利用多样化和车辆电动化趋势渐趋明朗。以全固态成膜电极为支撑的材料技术为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保证了纯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而以燃料电池为主的电电混动方案、快速充电方案以及油电混动方案等技术路线对于解决里程焦虑和充电设施不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钛酸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具有出色的快速充放电性能、温度适应性、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在混动和快速充电车辆动力电池应用中极具竞争力。
重型工程机械,如重卡、起重设备等,采用汽油、柴油、天然气或丁烷等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排放和健康问题。因此,重型工程机械领域的混动和电动化趋势日趋急迫,由于重型机械工况的要求,混动方案、快充方案以及换电方案具备明显的能耗比优势,受到市场的青睐。钛酸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极具优势的综合性能,为重型工程机械提供了优良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在轨道交通领域推广高性能动力和储能系统是必要的,并且将减少成本、保护环境、减少维护工作量及配套设备。轨道交通领域在后备电源、牵引动力源以及能量制动回收领域有着非常迫切的高性能动力和储能系统需求。钛酸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高输入输出功率、长寿命、高安全性以及极宽的温度使用窗口为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了极具优势的储能和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外许多车辆厂家都在推广或研究钛酸锂电池及超级电容器在地铁、轻轨、机车等轨道车辆上的使用。
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设立将推动中国能源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可再生能源将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伴随化学储能的成本持续下降,储能市场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钛酸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依赖自身超高的功率性能、超长的寿命以及高安全性,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可靠的储能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风力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为22亿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占比达12.8%,为第三大电力来源。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设立,预计以风力和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对于风机的安全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风力变桨系统是风机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超级电容器和钛酸锂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强、输入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为风力变桨系统提供了高可靠、长寿命、高性能的电源解决方案。
被称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別和管理。而智能仪表终端作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的载体,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同步性,可靠的备用电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高可靠、长寿命的超级电容器储能器件实现智能仪表终端的时钟同步和数据传递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